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跨度长、质量轻等优点,近年来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新建的桥梁95%以上都是预应力混凝土梁。
为保证梁体的预应力效果及结构的耐久性,避免水分侵入而锈蚀钢绞束,预应力管道中必须压满水泥浆。但由于压浆工艺和某些人为因素,预应力管道压浆常不饱满,导致桥梁预应力提前损失,大大降低了桥梁的耐久性,甚至引起结构失效或垮塌。
如何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以及对现存桥梁的预应力金属波纹管的压浆质量进行评价,已成为交通建设领域一项重要任务。
预应力波纹管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地质雷达法(GPR)、冲击回波法(IE)和超声回波法。
辛公锋等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的方法,用地质雷达对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性进行了检测,发现GPR对塑料波纹管的检测精度较高,但是不能用来进行金属波纹管的检测。栾健通过试验发现利用 GPR可以探知管道的位置和走向,但由于预应力金属波纹管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导致GPR难以发现预应力金属波纹管的压浆缺陷。IE法利用瞬时冲击产生的低频应力波对混凝土进行检测,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和比较接收回波的频谱响应特征来评价缺陷的有无及尺寸。但是,该方法有其局限性,如:低频率的应力波必然导致检测分辨率低;每次只能完成单点的检测,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工作才能完成1个面的检测,效率较低。
预应力金属波纹管的压浆质量通常采用超声回波法。
超声回波法利用接收回波的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变化特征,可以定性判断预应力金属波纹管管道压浆密实程度,然后,用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等方法可以进行缺陷的定量计算。但混凝土是多相复杂介质,会在超声回波数据中引入很强的结构噪声,给异常的解释带来困扰。
为了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采用反射和透射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在试验过程中,首先探索如何压制和去除预应力金属波纹管表面直达波的影响,然后找到影响耦合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耦合效果的方法;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提取预应力金属波纹管的压浆存在缺陷时的透射波波场响应特征,并应用合成聚焦成像技术对反射数据进行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