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波纹管桥梁的结构设计
主桥桥跨布置为(65+65)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长度为(50+50)m,转体角度为89°,转体重量为14500t。桥梁主跨采用单幅桥,桥面全宽26.0m。上部结构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箱形截面,T构中间支点处梁高6.5m,边支点梁高3.2m,箱梁顶部横坡2%,梁底线形采用二次抛物线(y=3.8x2/3600+4.2,x=0~60)。上部箱梁悬臂宽3.5m,顶板厚度28cm,底板厚度90~25cm,边腹板和中腹板均为70cm,横隔板中部设有供检查人员通过的孔洞。
主桥共设12个节段,节段长分别为8m、10m、12m、18m、4.5m。腹板预应力筋采用17-φ15.2mm钢绞线,M15-17锚具,采用金属波纹管制孔,波纹管内径90mm;顶板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7-φ15.2mm和15-φ15.2mm钢绞线,采用M15-17和M15-15锚具,采用金属波纹管制孔,波纹管内径90mm。
该桥主墩最高5.5m,桥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主墩应采用抗弯能力较强的双肢薄壁结构较为有利。主桥采用矩形实心截面桥墩,桥墩横桥向宽8.5m,顺桥向长1.5m,2片桥墩之间净距为5.0m。上部箱梁0#梁段与桥墩上端固接,桥墩下端与承台固接。
桥墩上转盘顺桥方向长11.1m,横桥方向宽11.0m,厚度采用3.0m,转台直径为11m,高度为0.8m。主墩承台厚5m,其中转体施工阶段承台厚4m,余下1m在转体施工完成后再现浇。
金属波纹管桥梁较多采用带铰或者挂孔形式,由于不好控制铰或挂孔的受力情况,后来带铰或者挂孔的金属波纹管桥在我国较少采用。与金属波纹管桥类似的另一种桥型是连续刚构桥,这种桥型内部受力较为复杂,且长期下挠导致连续刚构开裂的情况较为常见,跨径在200m以上较少采用这种桥型。单金属波纹管桥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变形较易控制、能与其他结构组合成多种受力体系等优点,在工程中较常采用。